这两天,绍兴市越城区两家企业在不改变劳动用工关系的前提下,通过绍兴市劳动力调剂服务平台实现了一次特殊的员工流动——一家企业的50余名“闲置”员工被借调到另一家订单量大、用工短缺的企业工作3个月,以市场化方式盘活了人力资源。此外,绍兴150多家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等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来稳定员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保就业大局稳定。
稳就业是疫情大考的一道必答题。锚定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省结合复工复产和就业工作实际,以扩大就业规模、支持企业稳定岗位、鼓励创业和灵活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兜底帮扶困难人员、强化保障资金等“六招”,精准发力稳就业。
稳就业关键在于稳企业,我省通过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阶段性减免缓缴社保费、给予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补贴等政策杠杆,持续降低企业成本,并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小微企业申请贷款予以优先支持。不久前,舟山某海洋渔业公司财务人员用时不到5分钟,便办好了65万余元社保费减免。据测算,2月至6月,舟山将为市本级企业减免各类社保费超5亿元,惠及1.6万余家企业。
“复工复产后,劳动力市场还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称现象,我们发挥300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配置劳动力的作用,想尽办法化解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按每推荐一人就业给予500元服务补贴的标准,对服务机构予以补贴,最高的已补贴10万元。
近段时间,一些地方的农民、大学生等纷纷走进直播间卖橘子、卖茶叶、卖多肉植物等,有的甚至全家齐上阵,日销售额上万元。衢州市柯城区实施“万人村播”培训计划,借助新媒体以创业带动就业,涌现出“多肉娘娘”“柚子姐姐”“面条掌柜”等一批主播创业代表。截至目前,当地已组织3100余人开展培训,仅大学生从事网络直播创业就业就达660多人。
在传统经营渠道“收窄”的情况下,各地全力推动直播卖货等新兴销售模式,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这背后,是浙江大力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动更多就业的成果。我省鼓励各地建立创业引导基金、鼓励创业平台在疫情期间为承租的创业主体减免租金。据悉,今年一季度,我省共新增市场主体15.8万余个,就业基础不断壮大。
保就业要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扎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当就业季遇上疫情,温州市委人才办特别推出春季校园“空中双选会”,在面向全国招才、引才的同时,专门为湖北20余所高校开辟引才“窗口”,提供网上投递简历、视频面试等“云招聘”渠道,为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牵线搭桥。
在全省层面,今明两年,国有企业拿出不少于50%的新增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今年新开发1万个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录;加大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向我省高校的2020届湖北籍毕业生发放每人15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等。“此外,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和受疫情影响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或实现灵活就业的,原补贴政策期满后可再享一年政策。”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