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持续回暖。今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已连续7个月位于51%及以上,国内制造业增速明显,经济仍保持较快上升势头。华安聚嘉精选拟任基金经理王斌表示,经过这次疫情考验,中国制造业显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未来中国制造也有望迎来全新面貌,进口替代加速,产品持续全球化,可积极把握相关企业的成长性机会。
王斌分析称,过去一年,全球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洗礼,人们的部分生活被改变,整个全球的产业格局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次的压力测试,让全球产业经历了一次较为迅猛的优胜劣汰过程。而在疫情期间,中国制造业承担了重要角色,为人们的正常生活保驾护航。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在疫情中快速反应,产出防疫物资,保障国内外人们的防疫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好转,经济恢复,中国制造相关行业也迅速响应,投入全球大生产中,填补全球需求缺口。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一个变化是能够进入全球更有技术含量、更前沿的行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更加核心的地位。以电动汽车为例,以往汽车行业中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主要来自欧美和日韩,因为传统汽车的产业链相对封闭,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切入核心零部件供应链较难,而汽车电动化给国内电动汽车中上游零部件公司提供了切入契机。随着这一变化,电池材料及相关公司不仅给国内车企提供零部件支持,也逐步走出国门,通过出口和海外建厂的方式为国际汽车企业提供相关电池材料和零部件的配套。
新能源行业亦是如此。此次全球能源革命的推动使得光伏等行业迎来爆发,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拥有相对竞争优势。无论对国内还是国外客户而言,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都具有极强的性价比和优势服务的吸引力,这也促使中国新能源相关公司在全球的份额不断提升。
第二个变化是效率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生产端,也体现在渠道端,国内制造企业更加重视自身渠道建设和品牌运营。未来,中国制造不只是代工厂,其产业链的长度也将向下延伸。企业涉及渠道建设和运营,不仅能够把部分渠道利润纳入自身体系,还能更加敏锐、迅速地洞察最终端的需求变化,这都能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在这次疫情中,就有许多轻工企业产品通过自有品牌出海,国内头部轮胎企业也以自有品牌打入了国内外的前装和售后市场。
如今,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投资机会有望持续涌现。谈及当前的投资策略,王斌表示,“布局制造赛道,核心是找到能够在进口替代和产品全球化这两个维度份额快速提升的公司,享受公司在这两个维度上因份额提升带来的成长性。”
中国制造领域未来机遇可期,投资者也可关注王斌的新产品华安聚嘉精选(A类:011251、C类:011252)。该基金将从两条主线出发寻找“中国制造”和“中国消费”的机会。一是制造业效率化,对外通过扩大出口把优质、低价的产品带到全世界,出口渗透率提升,对内也有越来越多进口替代的能力和机会,分享国内消费大市场的成长收益;二是消费、服务领域的工业化,消费服务领域中许多垂直细分子行业的工业化过程是一个足够长的赛道,例如农业、餐饮、教育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