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025 下半年,A 股选择了向上突破。九方金融研究所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修复逐渐夯实,叠加政策呵护与创新驱动,A 股长牛趋势愈发明显。为此,我们梳理了下半年看好市场的十大理由,与投资者共勉。
1. 美联储重启降息,我国货币宽松空间打开
2025 年初特朗普上台后,一直要求美联储降息,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为所动。不过进入下半年后,美国经济的走弱以及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施压可能会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再度宽松,进而带动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改善。对于我国而言,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将明显降低,并为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提供支撑。
2024 年 9 月美联储降息候,我国增量政策快速跟进,带动 A 股史诗级反转。今年市场预估美联储将在 9 月开始降息,我国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有望带动 A 股的新一轮上行。
2. 中美关系或进入 " 新稳态 "
2025 年以来,中美关系在持续博弈中显现出向一种 " 新稳态 " 演进的态势。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关系回暖,而是双方在深刻认知结构性矛盾后,基于现实利益与风险管控,形成的一种更具可预测性的竞争性平衡状态。
从关税战的演进到后面可能出现的高层互动,中美关系的确定性有望加强。这将带来更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风险偏好提升。
3. 货币与财政双宽松,中国经济即将进入新的复苏周期
国内经济与政策仍然是 A 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024 年 9 月政策出现重大转向以来,经济政策持续加码,央行继续降息降准,特别国债、专项债等加速发行,这些刺激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直接推动 A 股市场向好。
从经济周期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已历经三年多的阶段性下行,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有望开启一轮新的复苏周期。回顾历史,2011-2015 年经济处于结构转型期,增速 " 下台阶 ",出现了过去十多年最长的经济下行周期。2022 年至今,经济增速也已经出现超 3 年的下行,使得强复苏的可能性逐渐临近,这将为企业盈利增长创造条件,进而推动 A 股市场整体向上。
以 M1 为例,M1 增速与 A 股拐点高度契合。M1 增速自去年 9 月见底以来持续回升,支撑股市反转
4. 反内卷政策带动物价水平和企业利润加速修复。
随着反内卷行动的加速落地,对物价水平和企业盈利将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政策推动落后产能出清,如光伏、钢铁等行业减产,供给减少促使产品价格回升。2025 年上半年物价虽低迷,但三季度有望好转,大宗商品价格在美元走弱背景下温和复苏。
另一方面,企业盈利在反内卷政策支持下逐步修复。例如,新能源上游的锂行业经历产能出清后,盈利状况改善。同时,政策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如生猪养殖行业通过落后产能退出,提升养殖效率,稳定猪价和养殖盈利。此外,反内卷政策还将通过鼓励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5. 实体盈利增速转正,上市公司业绩回升,A 股有望 迎来戴维斯双击
2025 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由负转正,且二季度仍在持续改善。TMT、家电、汽车等板块景气度靠前。进入下半年后,此前政策的效果将持续显现,带动上市公司的业绩继续回升,叠加无风险利率下降带来的估值提升,A 股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6.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的重新配置需求。
随着近年来政策利率的不断下调,存款、银行理财等资产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也逐渐被实际使用价值所取代,这意味着国内居民财富亟需新的蓄水池。而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 A 股水平并不高,特别是部分高分红、高股息板块的股息率较为稳定,这有望带来居民存款的持续流入。
7.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
下半年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组合拳,将从资金供给、制度优化、企业质量提升和风险防控四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资金方面,政策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长期资金入市堵点,推动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破除短期业绩压力。保险资金通过私募基金直投及举牌加速布局,社保基金权益投资上限提升至 40%。财政部同步优化国有险企考核指标,引导每年新增保费 30% 投入 A 股,预计全年带来超千亿增量资金,显著改善投资者结构,降低市场波动。
公司治理方面,政策强制上市公司提升回报能力,2024 年分红 2.4 万亿、回购 1476 亿创历史新高后,2025 年全面落地《市值管理指引》,加大分红回购激励约束。同步优化并购重组制度,落实 " 并购六条 " 配套机制,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产业整合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严格财务造假惩防及退市监管,推动市场 " 良币驱逐劣币 ",夯实投资信心基础。
创新支持方面,科创板推出 "1+6" 新政,设科创成长层容纳未盈利企业,并扩大第五套标准至 AI、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试点 IPO 预先审阅机制平衡信息披露与技术保密,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为高风险企业增信。再融资制度优化及战投认定标准放宽,形成 " 研发 - 成长 - 成熟 " 全周期支持链,吸引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货币支持层面,央行与证监会协同运用 " 互换便利 " 工具(第二批操作量不低于 500 亿元),为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8. " 十五五 " 规划带来未来五年预期
" 十五五 " 规划作为 2025 年下半年核心政策主线,将从产业方向、市场预期及资金布局三方面深度影响 A 股。
新质生产力(尤其是未来产业)与扩内需毫无疑问将是未来 5 年的经济工作重心。
我们预测,规划明确将 " 新质生产力 " 列为战略核心。重点扶持半导体(先进制程全套工艺 + 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等)、AI(大模型及落地应用)、空间经济(低空经济 + 商业航天 + 深海科技)、未来能源(可控核聚变 + 固态电池 + 氢能源)、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探索)等前沿领域。科创板改革(如第五套标准扩容至 AI、低空经济)将加速未盈利硬科技企业融资,提升科技板块估值弹性。
促内需及民生保障扩容。医疗 AI(ToC 应用加速)、银发经济、消费升级等内需赛道,受益于社保完善与消费提振政策,防御属性凸显。
随着下半年规划草案出台临近,对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的蓝图设计,有望吸引中长期资金布局未来 1-2 年的产业趋势行情。机构普遍预判市场将从中小题材轮动转向核心资产主导,科技龙头及红利资产成为底仓首选。
9. 从科技到新消费,创新周期已至,AI 产业为王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多个领域均出现了影响全球的现象级产品。
AI 领域:Deepseek 横空出世让全世界对中国科技乃至中国资产开始全面重估。
军事领域:六代机和印巴空战引发了中国军事力量的价值重估。
消费品领域:从《黑神话 · 悟空》到一货难求的 Labubu, 中国新消费产品开始引领世界潮流
创新药领域:今年一季度,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规模突破 300 亿美元,中国创新药 " 一夜之间 " 跻身全球一流梯队,带领医药行业步入新周期。
我们预计下半年我们有望见证更多的 " 现象级创新 " 的诞生,例如 Deepseek 的 R2 模型、半导体先进制程的突破、AI 产品在 C 端和 B 端更多的落地、新质战斗力的进一步提升等等。其中,AI 仍将是最重要的创新领域。
经典科技发展模型将科技周期分成四个阶段。AI 产业正处于科技周期的成长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技术通过关键产品形态实现市场渗透,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该阶段对应的是行业成长速度最快、股价最有可能表现的时期。
复盘历史,2013 年移动互联网、2020 年新能源行情都是对应了相关行业的成长阶段。如今,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实现了从亿级到万亿级的飞跃,极大地提升了模型的性能,为 AI 带来了多模态推理能力,在视觉和语言结合的复杂场景中,推理能力明显提升。同时,算力成本大幅下降,更多企业能够负担 AI 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进一步推动了 AI 的普及。市场层面,全球 AI 应用高速成长,智能客服和自动驾驶等场景的渗透率快速上升。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不仅展示了 AI 技术的强大潜力,也预示着未来 AI 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AI 相关概念股有望复刻 2013 年 TMT 和 2020 年新能源行业的年度级别上涨行情,带动整体指数中枢上移。
10. 技术角度,年内看突破 3674
从黄金分割比例来看,如果指数有效突破 3500 一线,则下半年将继续向上挑战去年 10 月的高点 3647。考虑到基本面的修复与政策、流动性的配合,年底前突破 3674 的概率正在积累。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九方智投旗下九方金融研究所胡祥辉(登记编号:A0740620080005)、侯文涛(登记编号:A0740620100007)进行撰写,九方智投(以下称:本公司)对报告内容(含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不做任何陈述和保证。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报告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反映撰写者在报告发出当日的设想、见解和分析方法应仅供参考。同时,本公司可发布其他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结论有所不同的报告。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九方金融研究所是九方智投控股(9636.HK)旗下品牌九方智投下设的金融研究机构。九方金融研究所以 " 聚焦金融、着力创新、引领行业、打造品牌 " 为指导方针,致力打造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投资研究服务平台,为广大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成体系、可信赖的专业研究服务。目前,研究所已拥有专业研究人员 120 余人,研究范围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公司、证券投资策略、指数与投资工具设计等领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