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智能穿戴领域频频传来新消息。在1月初举行的CES 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多家头部厂商发布最新AR/VR成果,索尼公布新产品上市时间表,此外有消息称苹果旗下首款XR头戴装置预计2023年第一季末量产等。AR/VR赛道再次火热,与多家头部公司有合作的蓝思科技(300433)(300433.SZ)受到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资料显示,蓝思科技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中高端视窗防护玻璃面板、外观防护新材料、电子功能组件、整机组装,除了智能穿戴设备,公司产品还可用在消费电子多个细分领域。
业绩改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中,消费电子板块估值承压。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消费电子指数(801085.SL)的PE(TTM)中位数是31.15,而指数目前最新PE仅为22.02,处于历史低位,同时显著低于电子(801080.SL)板块整体PE水平35.24,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估值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蓝思科技作为消费电子领域头部公司,其业绩正在持续好转,股价也有企稳反弹迹象。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蓝思科技在2022年第二季度扭亏为盈,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翻了近10倍。2022年全年,蓝思科技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22亿~25.26亿元,同比增长17%~2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05亿~20.09亿元,同比增长54%~63%。
利润增长的同时,蓝思科技的销售毛利率在2022年也逐季度回升,从第一季度的11.24%增加至第三季度的21.59%;经营效益呈现向好之势。股价表现方面,数据显示,近3个月蓝思科技股价区间涨幅达到15.02%,正稳步回调。
此外,蓝思科技的内生造血能力也在增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2.45%,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相较年初有所下降,抗风险能力提升。
对蓝思科技而言,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过去几个季度中,公司持续增加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核心技术方面的投入,巩固公司技术领先优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发生研发费用18.36亿元,同比增加17.94%,创同期研发费用的新高。
另外,蓝思科技还在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如投资入股可穿戴隐形巨头企业豪恩声学、收购可胜科技(泰州)有限公司等。通过垂直整合,蓝思科技目前已经具备了ODM、模组、结构件生产制造能力,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与高端智能汽车领域智能终端视窗与防护功能组件的ODM企业。
多个领域业务齐头并进
目前,蓝思科技的主营业务涉及中高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智能汽车等多个领域。
就智能穿戴领域而言,在近期利好频传的背景下,多家机构也表明看好智能穿戴赛道高速增长。此前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
浙商证券(601878)分析师认为,硬件升级是生态延展的先决条件,升级观感显著的显示类硬件将领衔创新迭代,硬件将率先迎来放量机遇。国联证券(601456)分析师认为,展望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VR/AR硬件更符合迭代趋势,长期来看,VR与AR硬件的融合或将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形态。
据披露,蓝思科技是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最早开始对光学、结构件及功能件模组开展研发、创新的企业之一,已有量产产品落地,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全球优质客户资源。目前公司已和市场上的几大头部客户有合作,目前主要做结构件。产能方面,蓝思科技透露,公司在黄花园区已经预留了一栋厂房,支持AR、VR产品的增长,未来有足够的场地来应对产能增长需求。
除了智能穿戴领域,蓝思科技在新能源汽车细分行业也有深厚积淀,凭借在该领域的深耕细作及良好口碑,蓝思科技目前已赢得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在内的一批优质、稳定的国际知名品牌客户资源。2022年前三季度,蓝思科技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24.8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0.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光大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再创新高至35%。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在全球电动化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有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业绩逐季转好趋势和未来多元业务潜力不断释放,蓝思科技的低估值优质标的属性凸显,在消费电子多个细分领域景气度向好的情况下,公司业务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标签: 蓝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