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跌到负数的原油到底有多“坑”?
昨日,因“原油宝”深陷投资黑洞的中国银行二度发声,表示愿意同舟共济,并承担法律责任。但因为这桶原油被收割的“韭菜”,远不止是中国投资者。大洋彼岸的美国、邻国印度等国的散户同样无法幸免,抄底原油的悲惨故事正在全球上演。
“本以为最多输掉底裤,现在亏到全裸,要倒贴银行底裤?”
“3月底,我用账户里的10万多元买了原油宝。按照中行的算法,周二结算,我可能要倒贴银行18万元。”
参与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投资的小王(化名)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从周二美油出现“首负”至今,他整个人依然是“懵圈”的,“没人告诉我会怎么结算,银行也没催我交钱,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小王表示,在原油出现负数价格前,中行确实多次通过不同方式提示了风险,“谁能知道还有负数这种情况出现?我本以为最多就是平仓输掉底裤,现在不仅没有平仓,我输得全裸,还要倒贴银行底裤?这实在无法接受。”
4月22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表示,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CME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为有效价格。原油宝产品的美国原油合约将参考CME官方结算价进行结算或移仓。
这意味着,小王等原油宝用户“投资失败,反倒贴银行钱”成为了现实。
据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用户对“原油宝”主要存在两大质疑。
其一,根据协议,中行为何不在保证金下跌到20%时强制平仓,反而坐视损失扩大到倒贴?其二,中行明确通知称,北京时间4月20日22时停止交易并移仓,为何不按照当时的价格结算,最终还是按照“负数”进行交易?
对于这两点质疑,中行纷纷做出回应。关于强制平仓,中行称,对于原油宝产品,市场价格不为负值时,多头头寸不会触发强制平仓。对于已确定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的,将按结算价为客户完成到期处理,不再盯市、强平。
关于交易时间,中行指出,4月20日北京时间22点为“交易截止时间”。但相关交易,仍将根据交易所规则参考该结算价进行结算。已依据事先约定完成5月合约的到期处理。简言之,交易时间并不等于结算时间。
不过就在昨天,中国银行再度发布声明称,全面审视产品设计、风险管控环节和流程,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与客户同舟共济,尽最大努力维护客户合法利益。
此前,小王在接受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账户暂时处于冻结阶段。
据澎湃新闻调查显示,92%的原油宝投资者今年才开始接触产品,而真正接触过期货的投资者仅占5%。此外,本次投资亏损在10万元以内的投资者占44%,10万元至100万元以内占比45%,100万元以上占比11%。
另一方面,表示不会缴纳银行欠款的投资者占97.5%。但若中国银行以影响征信的方式催缴欠款,选择会缴纳的投资者则增加到31.9%。
美国散户也被“割韭菜”
作为油价“首负”的始作俑者,美国投资者同样哀鸿遍野。
在原油价格出现负数之前的三周时间内,被戏称美国“原油宝”的全球最大的原油基金——美国石油基金USO,吸引了大量的新手散户入场。
据USO数据显示,仅仅上周,流入这只基金的资金高达16亿美元,该基金创建十多年来最大的一周资金流入规模。拥有1000万用户的美国在线券商Robinhood平台以及另一大平台SoFi Invest均显示,USO是近期散户认购规模最大的产品之一。
就在原油跌到负数后,依然有大批散户进入该基金,当地时间4月22日、23日该基金继续从创下交易记录。本周已流入近20亿美元的资金。
然而,与“原油宝”十分类似的是,不少美国散户也错误地认识了USO——购买USO并不意味着直接“抄底”现货原油。USO其大量持有的同样是美国原油的期货合约。根据其公告称,在整个投资组合中,有大约40%的持仓是6月合约,55%是7月合约。
目前,美国原油6月合约的持仓者中,USO持仓占比达到将近30%。另一方面,在5月合约跌到负数的同时,6月合约正无限逼近负数,本周该合约最低曾下探到6.47美元/桶,一周32%的跌幅更是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纪录。
那么,当前USO的境遇可想而知。一批想在“首负”后“抄底”的投资者,已然一刀抄在了“脖子”上。就在出现“首负”后的第二天,USO盘中跌到停止交易,当天最大跌幅一度高达38%。即使在6月合同大涨20%的后一天,USO涨幅也仅为5%。
截至目前,USO一年已累计跌去78%。对于那批3月底入场“抄底”的散户,其投资额至少已经“腰斩”。
当然,有“韭菜”被割,就有收获颇丰的庄家。做空USO的对冲基金已然赚得盆满钵满,截至油价出现负数的当天,相关基金获利已达到2.86亿美元,回报率达110%。
曾协助索罗斯进行做空操作的,美国海曼资本管理首席投资顾问巴斯警告称,投资类似美国原油基金这样的产品存在相当大的风险,而他已经开始做空USO,“如果散户继续买入。他们就会被套牢。”
“如果WTI6月合约也跌成负数,那么作为重要市场参与者的USO也会遭殃,变成实质上的‘倒欠钱’状态。”野村证券资产宏观策略师麦克利奥特表示。
不过,与原油宝不同的是,基金的净值尚且不会跌破零。但必须指出的是,一旦净值逼近零,遭遇大规模赎回的基金,大概率被清算。投资者虽不至于“倒贴内裤”,但“输掉内裤”的风险依然巨大。
印度版“原油宝”被告上法庭,投资注意风险
事实上,一桶负数的原油带来的冲击正在全球多地上演。
来自中国香港的F三星原油期ETF,同样也是全球散户投资原油的主要工具。就在“首负”的当天,F三星资产发布公告称,“在最坏的情况下,基金的资产净值可能会跌至零,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其全部投资。”
不同于原油宝和USO的是,F三星选择了“壮士断腕”,由于担心美油6月跌破负数,该基金在当天卖掉了全部所有6月合约,并移仓至9月。而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其资产几乎“腰斩”,当天该ETF大跌40%,净值只剩1.9港元。今年该基金净值已下跌85%。
而在印度,“倒贴钱”的故事也在上演。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4月20日,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以每桶-2884卢比,折合即美油5月合约的成交价-37.63美元的价格,对相关用户进行结算。据了解,该交易所有全印度94%以上的原油期货交易量。
据报道,一些经纪商已经向孟买高等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确定的最终平仓价格提出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原油出现负数属历史首次,但是在美国期货交易史上,包括天然气在内的大宗商品都曾出现过负数的情况。事实上,无论是期货、还是类期货的基金始终存在着不小的交易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欣在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诸如“原油宝”等产品,使大批投资者蒙受损失,银行需要反思自身产品设计的缺陷的同时,有必要在交易能力、风控方式等方面提升,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性。
此外,陈欣建议,个人投资者需从此次事件吸取教训,避免直接参与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而是交给更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利用其丰富经验和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