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热点 > 正文

第三季度业绩增速普遍放缓,民营医院增长进入瓶颈期

来源: 时间:2021-11-05 13:44:13

记者 王昕宁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医疗服务板块中民营医院的年内整体业绩增速较快,但趋势却并不乐观。

爱尔眼科(300015)(300015.SZ)、通策医疗(600763)(600763.SH)、国际医学(000516)(000516.SZ)是A股市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医疗上市公司,在三季度增速均有放缓。

对此,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吴兴武对记者表示,把单个公司放在一起确实会发现民营医疗三季度业绩增速有所下滑,但并不能据此说明民营医院直接受到公立医院发展的挤压和冲击。

我国最大的民营眼科医院爱尔眼科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96亿元,在本身体量较大的基础上同比增长35.38%;实现净利润21.72亿元,同比增长29.23%。但分季度看,爱尔眼科三季度净利润增速不及营业收入增速,且低于往年同期30%以上的水平,高瓴资本三季度也跌出爱尔眼科等公司前十大股东榜单。

被称为“牙茅”的通策医疗前三季度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1.36亿元,同比增长47.11%;净利润增速59.33%,达7.05亿元,营收和净利润金额均已超过去年全年。前三季度看诊人次达211.33万人,同比增长36.39%。但分季度看,单三季度增速下降较快。

对此,市场反应较为强烈,通策医疗在三季报出炉当日及次日连续两日跌停。通策医疗称,七月份前后受到宁波种植牙集采政策影响,导致很多患者手术择期推后,等待情绪较浓,导致第三季度业绩情况不佳。

国际医学则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务整体规模有效扩大,门诊量、住院量、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第三季度,门急诊量达71.22万人次,同比增长81.55%,环比增长43.86%;住院量达3.15万人次;同比增长44.53%,环比增长2.55%。从业绩表现看,国际医院前三季度营收达20.49亿元,同比增长91.04%,却仍然无法盈利,同期净利润亏损近6亿元。

政策面上,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市场有声音认为,在大力推进公立医院建设的同时,民营医疗或正进入增长的瓶颈期。

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吴兴武对记者表示,把单个公司放在一起确实会发现民营医疗三季度业绩增速有所下滑,但并不能据此说明民营医院直接受到公立医院发展的挤压和冲击。

“其实每家的原因都不太一样,这个还需要具体个股具体分析;有些是受到了地方医疗集采的影响,另外一些则是由于其业务本身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是否能够破局,可能要看在公司其他地区的增长情况。”吴兴武称。

而更为广泛的一种解释是,由于疫情导致2020上半年医疗服务需求滞后满足, 多数医疗服务公司在2020三季度基数较高,导致2021三季度增速不快,但相较于2019三季度而言仍然实现较快复合增长。

爱尔眼科就属于此种情况。爱尔眼科2020年三季报显示,其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5.65亿元,环比增长105.69%,该增速远超2019年同期。因此与上半年相比,建立在高基数之上的三季度增速较缓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对于民营医疗的前景,吴兴武认为,公立医院的建设似乎是在加快的,但其增长速度受到医院本身融资能力、营运能力等诸多客观条件影响,对民营医院的挤压替代也许存在,但不会那么快速和直接,民营医疗中的优质医院仍然具有其扩张空间。

此前有媒体信息称,集采之后,多家民营医院的业务量翻番。原因在于部分三甲医院为完成带量数额,在一段时间内不允许使用非集采产品,这导致民营医院相关手术量激增。

对此,吴兴武表示,“这种情况逻辑上是存在的,除了业务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它会带来医疗人才的流动,不过也看科室,相对学术属性比较强的科室流动性不会那么明显,比如肿瘤。但一些服务属性、操作属性比较强的科室,相对来讲人员流动的情况会明显一些。”

东吴证券分析师朱国广认为,随着后疫情时代就医服务回归常态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多元化、医疗消费升级的长期发展趋势下,民营医疗仍将在中国医疗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优质民营医院有望在差异化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