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化学(601117)(601117.SH)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72.89亿元,同比增长25.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33亿元,同比增长26.64%,新签合同额2,697.69亿元,增长7.41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同时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延续2021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营收规模以及新签合同额双双创下历史最佳水平,实现营业收入352.91亿元,同比增长41.54%,新签合同额1,039.14亿元,同比增长90.05%,完成了2022年首季度“开门红”“开局稳”,为全年“稳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聚力创新,稳步打造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中国化学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落实“五大经营理念”,持续巩固主业优势,聚焦提质增效,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业绩连创新高,开创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报告期内,中国化学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海南、成渝等重要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动属地化经营;聚焦主业实业,优化经营布局,推动相关多元化业务格局协调发展;经营体系建设更加完善,调整强化国内经营派出机构,五大区域新签合同额较成立之前增长151%。此外,公司统筹推进海外业务,不断巩固落实“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海外业务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化学还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化工石化的7个高耗能重点细分领域,制定了节能降碳的改造升级措施,助力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全力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推出首套清洁煤化工示范装置,推进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悉,中国化学还将成立专业运维公司,一方面为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量身打造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为业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化工装置运维服务。
实业强企,加快打造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
中国化学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积极推动“双碳”专项工作,业务领域持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高附加值实业及新材料业务延伸。年报显示,中国化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1总院+多分院+N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聚焦化工新材料、绿色环保技术、碳减排技术、化工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科技成果稳步增加,全年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4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近年来,中国化学以被国外垄断的、国内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化工新材料技术为主攻方向,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积极推动向实业转化,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特色实业”的发展道路。根据最新公告显示,中国化学各实业项目进展顺利,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项目(一期)丙烯腈装置、己二胺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华陆新材气凝胶项目于一次性开车成功,当前已产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可降解塑料PBAT项目一期年产10万吨PBAT项目已顺利机械竣工。
在“零碳”和“负碳”方面,中国化学在光伏领域、风能领域、高效储能领域和氢能利用领域,已开展相关高端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布局。未来,中国化学还将全面提升“双碳”技术水平,加快推进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实业新材料发展,打造中国化学的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
政策加码,紧抓稳增长下基建投资发展机遇
当前,基建投资再迎政策暖风,多部门密集表态要支持基建投资开展。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四月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贯彻落实"适度超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重点项目开工涉及的总投资额超3万亿元。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4,872亿元,同比增长9.3%,新开工项目个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2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54.9%。作为国内综合实力全面领先的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与建筑工程领军企业,中国化学在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保工程等主业有望受益。
申万宏源表示,中国化学建筑工程主业稳定增长,化工实业项目拓展顺利,有望增厚公司未来业绩。光大证券认为,公司2021年度化学工程稳步增长,实业业务逐渐放量,工程业务盈利能力略有波动,实业转型进展顺利,看好公司EPC+实业发展路径。(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