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热点 > 正文

这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要在成都打造本地产业链

来源: 时间:2022-05-09 05:11:19

成都微芯药业创新药生产基地三期项目效果图图据企业

“5月8日,三期项目即将主体结构封顶,完成土建后启动内部装修,大概明年底能够建成。”5月6日,临近中午,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康强一路的办公区内,微芯生物副总经理李志斌博士正在研究成都微芯药业创新药生产基地三期项目建成后的运营事项。

这个项目从去年11月启动建设。想到主体结构即将封顶,李志斌很兴奋,“随着业务发展,微芯生物需要一个全新的空间满足更多的研发和产能需求。”

“我们将成都微芯药业定位为微芯生物的区域总部,未来,来自成都微芯药业‘微芯生物科创中心’和微芯生物总部‘早期研发中心’的一些创新药研发项目,将在成都微芯药业创新药生产基地进行研发、中试和生产。一个更大的愿景是,我们会在本地构建优势互补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李志斌透露,创新药研发和生产需要各种原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而就近采购将成为企业的首选。

扎根成都,项目不断“加码”4个新生产车间助力创新药研发

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是科创板上市企业微芯生物布局在成都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落地成都,主打创新药研发和生产。

成都微芯药业创新药生产基地(三期)项目由成都微芯药业投资建设,一、二期项目已经建成投用,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布局了创新药生产车间,有120余名员工在此办公。在紧邻一、二期项目的一个地块上,6栋建筑拔地而起,目前正处于紧张施工阶段,建筑主体结构昨日已完成封顶。

根据规划,一期项目主攻原创糖尿病新药西格列他钠的产业化;二期主攻原创抗肿瘤新药西奥罗尼的产业化;三期主要作为公司在研原创新药的研发、中试及生产,与一、二期互为补充。目前,一、二期可满足公司部分创新药产能需求。

谈到微芯生物的发展势头,李志斌提到了一组数据,“2018年到2021年,微芯生物主营业务收入从1.48亿元增长到4.3亿元,随着在研的众多小分子药物陆续进入临床阶段,亟须提前进行产能布局。”

全新的三期项目将布局4个生产车间,用于满足微芯生物小分子创新药的产业化需求。“不同于发展初期产品管线相对单一,随着在研品种不断增多,临床试验持续推进,通过自建生产车间用于中试和生产,能够保证项目的进程实现自主可控,也能确保项目的保密性。就近中试和生产还能减少物流环节,缩短研发周期,提速新药上市步伐。”李志斌说。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在扩大联动上下游打造一条本地产业链

已在蓉工作生活7年的李志斌,见证了成都创新药“圈子”由小到大的历程。“成都微芯药业生产基地于2015年启动建设,当时工地周边还没有多少药企项目。如今,我们基地附近就落地了很多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其中不乏上市企业,很明显,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圈正在壮大。”

李志斌的感受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找到印证。就在去年,成都医药健康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今年一季度,成都医药健康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实际上,在项目落地成都前,微芯生物已经在深圳扎根近20年,在选择全新的生产基地时,曾在华东、华南地区的城市寻找落地点位,比较之后,最终选择成都。

“从我们观察看,2014年左右,成都创新药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药企较少。成都本地招商团队赴深圳招商,与企业洽谈,他们的诚意打动了我们。”在李志斌看来,成都对创新药发展前景的研判和规划让企业感受到更大的成长空间,“当时成都有关部门明确表态,会给予长周期、投入大的创新药项目在场地、政策、资金、人才招引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支持政策,后来证明,企业确实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比如,在西格列他钠新药注册现场核查时,排在我们前面等待的药企很多,考虑到创新药研发对时效性要求较高,成都药监部门在合规的前提下为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加快了产品上市的步伐。”李志斌说。

在近日召开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未来五年成都产业发展的一大重点。随着本地生物医药产业扩大“圈子”,也给企业间带来了业务交集。

“创新药研发离不开起始物料,我们选择了眉山一家企业作为固定的上游供应商,形成跨区域的产业协作关系。另外,我们在成都本地找到非常棒的药品纸箱、小盒、说明书的生产厂家,就近配套能够大大缩短药品从车间到患者的时间。”李志斌期待,随着三期项目投用,下一步还会在人才招引、企业合作等方面深度参与成都产业建圈强链。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宋嘉问

标签: 要在成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