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601825)3月2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2月22日接受17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2022年信贷投放计划安排?
答:信贷投放的发力点和抓手?2022年我行将动态跟踪宏观经济变化,持续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聚焦“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有序扩大信贷规模投放,力争实现贷款总额保持稳定增长。
从具体贷款投放策略来看,我行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一方面,结合我行普惠战略的导向,持续加大对普惠、绿色、科创、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聚焦全生命周期个人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推动零售转型动能不断提升。
问:2022年房地产贷款投放策略?
答:作为上海市本地法人银行之一,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园区开发、保障房建设以及城市更新速度加快,本行承担着支持城市建设的职能。此外,上海地区个人住房需求强烈(刚需及改善型住房),本行为上海市公积金贷款主要委托行之一,缴存人员的购房公积金贷款需求带动了部分房产按揭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
2022年,本行一是将持续严格执行房地产金融审慎要求,根据计划序时推进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稳步压降;二是进一步支持动迁安置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政策性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开发。
问:贵行对上海市郊地区的布局?如何把握“五个新城”区域战略机遇?
答:我行是总部设在上海的法人银行,前身为上海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一直扎根上海,尤其是在市郊地区,网点覆盖率高,客户沉淀率高,忠诚度较高。我行在上海市布设了359家营业网点,是上海地区营业网点最多的银行之一。其中,有239家网点位于外环以外,占比超过65%。在全市108个乡镇中,本行布设网点的乡镇达到106个,覆盖率98.1%,网点数量达250个。
上海市“五个新城”区域战略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和治理高效的要求加速推进。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将从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到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五个新城”所属行政区为我行多年来深耕、扎实服务的传统优势阵地,长期以来结合各区域不同定位、资源、需求,针对当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全力匹配专业的金融服务,支持陪伴区域共同成长。
问:如何展望2022年资产质量?
答:2021年以来,我行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持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指标长期以来保持稳定。截至2021年末,我行不良贷款率(集团口径)0.95%,较2020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2022年,我行将坚持核心战略,对标优质上市银行,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资产质量预计将保持在稳定水平。
问:2021年拨备覆盖率达到442.57%,后续的计提计划?
答:2019年以来,我行正式执行金融工具准则,采用“三阶段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逐笔计量各项信贷和非信贷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当前的拨备水平是基于对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经济合理预判的客观、谨慎的综合反映,未来将密切关注各类资产的状况,合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确保各类风险得到充分的抵补。
问:如何利用上海客群优势加快财富管理转型?
答: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我行个人客户1,920万户(不含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5.68%,其中,贵宾及财富客户数78.0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23%;管理个人客户金融资产(AUM)6011.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81%,规模效应不断显现;个人客户金融资产(AUM)中,非储AUM占比持续提升,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2022年,我行将持续围绕引领全行零售业务向大财富管理转型目标,紧跟资本市场变化,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客户,定制针对性理财产品,同时优选外部代销财富产品,丰富产品线,满足客户多维需求。此外,我行将聚焦目标客户和特色金融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养老第三支柱产业发展倡议,探索包含理财、保险、基金等财富产品在内的养老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我行对零售客户的精准触达。
问:金融科技副行长履职为贵行带来的变化?
答:我行金融科技副行长具有丰富的金融科技从业经验。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副行长履职,有利于我行快速吸收金融科技发展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我行金融科技发展决策和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在金融科技副行长的带领下,我行将以科技治理为抓手,加强科技规划能力,夯实科技发展基础;组建融合研发团队,完善融合研发机制,促进科技业务融合。不断增强全行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创造业务价值,实现金融科技发展新跨越;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截至2020年末,本行资产总额为10,569.77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为5,100.17亿元,吸收存款总额为7,636.17亿元。截至2020年末,本行有438家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本行通过传统的银行网络及电子银行渠道为客户提供服务,其中,电子银行渠道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远程银行、直销银行等。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参与单位名称 | 参与单位类别 | 参与人员姓名 |
---|---|---|
博道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易方达基金 | 基金公司 | -- |
申万菱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 |
鹏华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兴业证券 | 证券公司 | -- |
海通证券资管 | 证券公司 | -- |
上海盟洋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 |
中国人寿 | 保险公司 | -- |
国华人寿 | 保险公司 | -- |
天安人寿 | 保险公司 | -- |
太平洋资管 | 保险公司 | -- |
工银安盛人寿 | 保险公司 | -- |
泰康资管 | 保险公司 | -- |
Himalaya Capital | 海外机构 | -- |
上海弘尚资管 | 其他 | -- |
华泰证券资管 | 其他 | -- |
国泰君安证券资管 | 其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