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浙江大学牵头,联合柳钢集团、清华大学、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十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组成联合体承接的工信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流程行业生产线数字孪生系统项目》验收会圆满结束。
该项目是柳钢集团
首次以核心成员身份
全程参与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
对柳钢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里程碑意义
数字孪生系统项目
据悉,该项目以柳钢烧结、球团及炼铁工序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研发五项数字孪生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构建孪生数据平台,建立数字孪生模型,进而形成包括物料配方优化、工艺参数设计优化与仿真、生产过程建模与控制、设备故障诊断与远程运维、软测量模型质量预报、智能调度六大解决方案。
项目建设历经四年,建设了3条炼铁系统数字孪生生产线,制定了3项标准草案,并在全国同类企业推广应用了15套。
项目实施过程中:
申报受理发明专利授权27件
发表(录用)论文23篇
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
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
该项目抽调柳钢东信公司、炼铁厂、烧结厂、技术中心以及资财部骨干力量负责搭建数字孪生服务系统硬、软件平台,提供各工序生产和设备工艺原理技术服务以及数字孪生系统所需的海量数据库接口,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该项目:
1
针对炼铁系统关键参数不能检测、观测信息不完备等问题:
构建了炼铁生产线的高保真数字孪生体,解决大型炼铁系统多维度深度观测分析的难题。
2
针对炼铁系统长流程多工序复杂耦合、边界条件模糊多变等特点:
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物料配方与工艺参数迭代优化方法,实现了炼铁系统优质、低碳、高效运行。
3
针对炼铁系统事故风险大、设备性能退化等问题:
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协同增强的设备故障预警、诊断溯源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4
针对炼铁操作知识难以继承与复用的问题:
构建了炼铁生产线数字孪生服务系统平台,并开发了1016个模型及微服务组件,支持“拖、拉、拽”可视化编程方式。
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降低工厂操作人员开发工业APP的编程能力要求,便于炼铁工程师将冶炼原理、技术、工艺知识进行软件化、模型化,封装为标准、可复用的微服务组件,解决了制约炼铁系统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行业重大技术难题。
与东信公司员工一道研讨过程